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景德镇 >> 陶瓷文化 >> 陶瓷诗文

陶阳竹枝词并引

发布时间:2015-10-29 【阅读次数:

 

[清] 郑廷桂

 

竹枝词,咏土风也。吾昌南镇自唐宋来以其为陶家而有事也,故曰陶阳。近时风土古迹多改替湮失,因就所知者作《陶阳竹枝词》三十首存之,以俟采择。

 

其一

   

观音阁又焕衰题,新起文昌更整齐。

不作江南雄镇辨,侬家世籍隶江西。

 

原注:石埭山观音、文昌二阁近时新修,其下通衢,旧有江南雄镇坊,人多疑镇向隶江南,有欲作文辨之者,吾族自宋初即世居镇南门。

补注

1、观音阁:位于昌江东畔石埭山的层崖间,与旸府山下的旸府滩村隔江相望。景德镇的别称“陶阳十三里”就是以这里为起点。此处背山临江,山上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江中水秀如碧、青山倒映。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流连的佳境。

2、衰题:应为“榱题”之误。榱题,本义是屋椽的端头,这里代指房屋建筑。

3、江南雄镇:观音阁下有一小石桥,过桥即建有一石坊,上镌 “江南雄镇”四个大字,今已不存。

4、侬家:我家。【五代】 王延彬 《春日寓感》:“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 。” 【清 】吴伟业 《画兰曲》:“珍惜沉吟取格时,看人只道侬家媚。”

译文

石埭山间的观音阁、文昌阁近来都已重新修葺,面貌焕然一新。有些人曾对景德镇以前是不是江南雄镇产生怀疑,对此我不想作争辩,因为我们家族世世代代就隶属于江西。

 

其二

  

御窑榷理属江关,派役常川一例删。

呈样运瓷仍照旧,半年厂课两回颁。

 

原注:国朝崇尚节俭,乾隆初年裁去驻厂官员以九江关使榷陶务并革向派差役,悉照市价采买,分两季发给工食银两。

【补注】

1、御窑:明清两代专为皇帝烧造瓷器的御用瓷厂,明代洪武二年正式设立御器厂,清代康熙年间改称御窑厂。

2、榷理:榷,专营专卖;理,管理。

3、江关:九江关。清乾隆初,朝廷下旨裁去驻御窑厂官员,以九江关使榷理陶务。

4、派役:征派劳役。常川:经常;连续不断。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勒功》:“守定着天山这条,休卖了卢龙一道。少则少千里之遥,须则要号头明,烽了远,常川看好。” 【明】 张居正 《议处史职疏》:“每人专管一曹,俱常川在馆供事。

5、厂课:御窑厂采买瓷器的银两与陶工服役的工钱。

【译文】

由于当今圣朝崇尚节俭,已裁去驻御窑厂的官员,陶务改由九江关榷理,原先征派的各种差役也全都废除。呈献样品、运送御瓷依然照旧,御窑厂采买瓷器的银两与陶工服役的工钱分两次发放。

 

其三

 

蚁垤蜂窠巷曲斜,坯工日夜画青花。

而今尽是都鄱籍,本地窑帮有几家。

 

原注:镇坯房皆矮屋,工作多都昌、鄱阳并客籍人,本地近少业陶者。

【补注】

1、蚁垤:蚂蚁挖洞作窝时堆放在洞边的小土堆。蜂窠:蜜蜂的窝巢。

2、青花 :景德镇出产的四大名瓷之一,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3、都鄱籍:都昌、鄱阳籍的人。清代以后,在景德镇从事陶瓷制作的大多是附近的都昌人与鄱阳人。

【译文】

景德镇弯弯曲曲的小巷中,遍布着许多蚂蚁穴、蜜蜂窠一般矮小的瓷器作坊,画坯的工匠们在这里面夜以继日地画青花瓷。而今在景德镇从事陶瓷制作的绝大多数是都昌籍与鄱阳籍的人,本地人开设的窑户又有几家呢?

 

其四

 

坯房挑得白釉去,匣厂装将黄土来。

上下纷争中渡口,柴船才拢槎船开。

 

原注:中渡过河西多有坯房匣厂,又为柴槎码头,争渡者日夜不息。

【补注】

1、匣厂:制作匣钵的工场。匣,即匣钵,用以盛装瓷坯入窑烧造的耐火容器,用黄土等耐火材料制成。

2、中渡口:古代景德镇重要的渡口码头,如今在原址已建有浮桥。

3、柴船、槎船:柴船,装运松柴的船只;槎船,装运槎柴的船只。松柴的火力均匀持久,适宜烧制大件和质地精美的瓷器;槎柴指的是杂树的枝桠与茅柴,火力不能均匀持久,一般用于烧制质量较次的瓷器。

【译文】

中渡口码头十分的繁忙,上下往返的船只全都聚集在这里争渡。坯房的白釉要从这里挑去;匣厂的黄土也要从这里装来。装运松柴与槎柴的船只往往一艘才刚刚拢岸,另一艘又离岸开走了。

 

其五

 

天宝桥边水碓舂,麻村老土胜提红。

安仁船载余干,同府同帮货不同。

 

原注:提红,名。麻村,在邑东,产老土,向胜提红。今多用余干提红,每以安仁小船载来货卖。

【补注】

1、天宝桥:地名,在景德镇南河边,古时这一带上下“数十里内,两岸水碓百余处,皆舂瓷不为业。”

2、麻村:地名,又名麻仓,在景德镇东面瑶里附近,明万历以前是景德镇瓷土的主要产地。

3、老土:麻仓出产的一种制瓷粘土。万历初,麻仓老土日渐枯竭,后来才大量开采鹅湖高岭土以代之。

4、提红:一种制作精细瓷器的瓷土原料,多产于余干。

5、不:音dn,景德镇方言中特有的瓷业术语,一般指制成砖块状的制瓷原料。【清】蓝浦《景德镇陶录》曰:“陶用泥,皆须采石制炼。土人设厂采取,藉溪流为水碓舂之,澄细淘净,制如砖式,曰‘白不’。”

【译文】

天宝桥一带沿江数十里分布着一百多处舂瓷土的水碓,浮梁麻村出产的瓷土一向要胜过余干出产的提红。而如今制瓷多用余干的提红为原料,通常用安仁的小船装运来贩卖,往往同一个饶州府,同一个行帮出产的瓷不质量性能各不相同 。

 

其六

 

修模手法最明公,旋转车盘较紧松。

大小一般千万个,家家样子不相同。

 

原注:凡做坯必先修定模子,另有修模工,模子定则无大小参差之异,做坯修模皆用车盘旋转挖捏。

【补注】

1、修模:修正用于制作碗盘之类圆器的模具。

2、明公:明净、均匀、平整。

3、较:调节、调整。

【译文】

做坯必须首先修正模具,修模的手法讲究匀净平整,车盘旋转时要注意调节好松紧。制作好的瓷坯成千上万大小都是一样,但每家作坊制作的造型式样却各不相同。

 

其七

 

码头柴槎各分堆,伙计收筹记数来。

窑位客行催更紧,后先三日一回开。

 

原注:烧窑多以三日为度,柴槎两帮各有挑柴码头。客行把庄催讨瓷器谓之催窑位。

【补注】

1、筹:本义是竹制或木制的可反复使用的计数器具,后来也用作领取物品的凭证。

2、窑位:本义是窑内安放坯件的位置,这里代指烧成的瓷器。(参见原注)

【译文】

码头上的松柴与槎柴各自分开堆放,伙计们忙着收筹记数。瓷行的把庄师傅催货催得很紧,往往先后三天的货单一次开出。

 

其八

 

巧样瓷名尚脱胎,金边细彩暗炉开。

寿溪不是侬家卖,昨日新窑试照来。

 

原注:近年瓷器尚脱胎细彩。寿溪不,细瓷所用。陶家买釉,必以少许先烧,谓之试照。

【补注】

1、脱胎:一种薄胎细白瓷的制作工艺。这种瓷器的胎体薄到几乎看不到的程度,似乎脱去胎体,仅剩釉层。

2、细彩:精细的彩绘。

3、暗炉:烤花炉。清唐英《陶冶图编次明炉暗炉》:“白胎瓷器于窑内烧成始施采画,采画后烧炼以固颜色。爰有明、暗炉之设。”

4、寿溪:浮梁地名,今属臧湾乡。古时出产制作精细瓷器的瓷土。

5、试照:指陶户购进瓷不后,要经坯房淘炼等工序后试烧,以测验其白度与软硬度、韧度和胎釉结合程度等是否符合要求,这一过程叫试照。

【译文】

近年来崇尚制作精巧的薄胎细白瓷,在烧成的白胎上绘制精美的图案,并饰以金边,然后用暗炉焙烤。我家出售制作细瓷的寿溪不,昨日已在新窑进行了试照。

 

其九

 

青窑烧出好龙缸,夸示同行新老帮。

陶庆陶成齐上会,酬神包日唱单腔。

 

原注:大龙缸最难烧,满窑人亦都鄱两帮,每岁陶成窑户多演包日戏酬神。

【补注】

1、青窑:原为景德镇御器厂六窑之一,这里指民间烧造御器和民窑器的包青窑。

2、龙缸:绘有云龙图案的青花大缸,为朝廷定制的御器。

3、陶庆陶成:景德镇窑户行会的名称。陶庆为烧窑户行会;陶成为做窑户行会。

4、酬神:酬谢神灵护佑。

5、单腔:应为弹腔,又称乱弹,是赣剧三大声腔(高腔、昆腔、弹腔)之一。

【译文】

青窑若烧造出好的龙缸,窑户老板免不了要向同行的新老窑户夸耀展示。这时陶庆陶成这些行帮也会一齐举行聚会,庆贺龙缸烧成并酬谢神灵护佑。

 

其十

 

鸡缸花草九秋描,仿古时将圆琢烧。

一自包青充贡御,无人知有爁熿窑。

 

原注:圆琢,总名。厂制旧六窑一曰爁熿,坯上釉漏再上釉入窑,今搭烧民间包青窑。

【补注】

1、鸡缸:鸡缸杯,明代成化年间生产的一种斗彩瓷杯,以其绘有雌鸡雄鸡领着鸡雏在山石、花间觅食的图案而得名。【清】朱彝尊《感旧集序》:“瓷碗多宣德成化款识;酒杯则画芳草斗鸡其上,谓之鸡缸。”

2、圆琢:圆器与琢器的统称。圆器是指能在车盘上旋转加工成圆形并没有附加物的瓷器,如杯、盘、碗、碟之类;琢器是指非圆形的瓷器或不能完全依靠车盘镟削加工,需要用模型或手捏、刀雕、镶嵌、粘合而成的,如人物、花鸟以及有附加物如瓶耳、杯把之类的瓷器。

3、一自:自从。【唐】 杜甫 《复愁》:“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4、包青:指包青窑。原指御器厂瓷器搭烧于民间的瓷窑,后来民户也有搭烧的。这种搭烧方式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如有损坏要赔偿。

5、爁熿窑:景德镇御器厂原有的六窑之一。

【译文】

在金风送爽的清秋时节,画工们精心描画着鸡缸杯上的花草图案。御器厂常常仿制烧造古代的瓷器精品。自从出现了官搭民烧的包青窑,御器厂原有的爁熿窑也就无人知晓了。

 

其十一

 

九域瓷商上镇来,牙行花色照单开。

要知至宝通洋外,国使安南答贡回。

 

原注:御厂所制瓷器,大半备以回贡。故大内颁样烧造,然镇瓷通商天下,迄今来镇返者络绎不绝。

【补注】

1、九域:即九州,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晋书孙惠传》:“今明公明著天下,声振九域。” 【晋】陶潜《赠羊长史》:“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2、牙行:古代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商品质量﹑价格的居间行商。这里指瓷行。

3、至宝:极其珍贵的宝物。 至:极,最。【明】 王铎《跋袁枢藏潇湘图》:“袁君收藏如此至宝,葵邱城堕家失,有此数帧不宜郁宜快也。《后汉书·陈元传》:“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

4、安南:即今越南。

5、答贡:古代封建朝廷把别的国家所赠礼品称之为“进贡”,把自己回赠的礼品称之为“答贡”。

【译文】

世界各国的瓷商纷纷上景德镇来采买瓷器,瓷行按照他们所要求的花色品种开出货单向窑户订货。要知道如今景德镇的瓷器已经成了极其珍贵的宝物,远销海外,朝廷曾把它作为回赠安南国贡品的礼物。

 

其十二

 

轻灵手段补油灰,估得明堆又暗堆。

好约提篮小伙伴,黄家洲上走洲来。

 

原注:镇小本生理有油灰行,估堆行,并提篮卖零瓷者,谓之走洲人。

【补注】

1轻灵手段:轻巧灵活的技艺。

2补油灰:用油灰修补瓷器的罅隙裂缝。

3估堆:亦称打估堆,将零散的有瑕疵的瓷器成堆估价出售。明堆数量少,瓷器的成色可以看得清楚;暗堆数量较多,瓷器的成色优次混杂,难以看清。

4黄家洲:景德镇地名,在原市埠渡码头东岸附近,这里原先曾是零散、残次瓷器销售的集散地。

5走洲:提着瓷篮在洲上一边走一边叫卖称之为“走洲”。

【译文】

油灰行里,工匠们凭着轻巧灵活的技艺修补瓷器的罅隙裂缝;黄家洲上,到处是出售残次瓷器的摊贩。他们有的是成堆估价出售;而有的是提着瓷篮在洲上沿路叫卖。

 

其十三

 

鹅颈滩头水一湾,驳船禾杆积如山。

瓷器茭成船载去,愿郎迟去莫迟还。

 

原注:客商贩瓷,细者装桶,粗者茭草,故船车运藉以免破损。

【补注】

1、鹅颈滩:地名,在昌江与南河交汇处的上端,因形如鹅颈而得名。这里是当时瓷器水路外运进行包装的主要场地,也是重要的渡口。

2、驳船:本身无自航能力,需拖船或顶推船拖带的货船。其特点为设备简单、吃水浅、载货量大。适合内河各港口之间的货物运输。

3、茭:即茭草。用稻草、篾片等捆扎瓷器,使之在运输时不易破损。

【译文】

在昌江与南河交汇处的鹅颈滩头,江水蜿蜒流向远方。渡口码头停泊的驳船上装载的禾杆堆积如山。瓷器用禾杆捆扎好后用船运往那遥远的地方,船工的妻子们都盼望丈夫缓缓地离去,快快地归来。

 

其十四

 

土物音操土俗余,官窑原起大观初。

漫言须辨瓷磁字,不釉何从考字书。

 

原注:镇俗操土音,登写器物多俗字,如不釉字,皆不见于字书,又不独瓷磁官观之当考辩。

【补注】

1、土物;当地的物产。《红楼梦》第六七回:“他看见是他家乡的土物,不免对景伤情。”土俗:.当地的习俗。《后汉书·窦融传》:“累世在 河西 ,知其土俗。”

2、官窑:官府出资创办的瓷窑称为官窑,有据可考的官窑起于北宋大观年间,亦称大观窑。

3、漫言:莫言、别说。 【清】 魏源 《寰海后十章》:“漫言孤注投壶易,万古澶渊几寇莱 。” 

4、辨瓷磁:在景德镇方言土语中,瓷、磁二字常常因同音而混用。

5、不釉何从考字书:景德镇陶瓷行业俗语中常用的不、釉二字在字书中也无从考辨。

【译文】

景德镇人常常习惯用方言俗字来表达当地的风俗、物产。官窑之名起于大观初年,本应为“观窑”。且不用说“瓷”与“磁”二字的用法须加以考辨,就连“不”、“釉”之类的俗字在字书中也无从查考。

 

其十五

 

秋寻野寺闲题石,春看桃花晓进城。

羡煞风流唐榷使,一篇心语署陶名。

 

原注:乾隆间唐隽公观察为榷陶使,巡视之暇游览山水多留题咏,所书碑额名重一时,著有《陶人心语》。

【补注】

1、题石:在石碑或石头上题字。

2、羡煞:非常地羡慕。

3、唐榷使:唐英,乾隆年间在景德镇御器厂任督陶官,亦称榷陶使。

4、心语:唐英著有诗文集,名《陶人心语》。在《自叙》中他曾说道:“人各有心,心各有语。……或陶人而语陶,固陶人之本色;即陶人而不语陶,亦未始不本陶人之心,化陶人之语而出之也。……此陶人心语义也。”

【译文】

唐英在景德镇督陶期间,春秋季节于巡视陶务之暇常常游览山水,或访寺题石,或进城赏花,其风流文采真让人羡慕极了。他还将自己多年来创作的诗文结集,并题之为《陶人心语》。

 

其十六

 

环翠亭碑碧藓荒,隽公去后少商量。

难得鲸波老词客,重兴香火祀文昌。

 

原注:厂内珠山环翠亭,唐公重修书碑,后渐次荒颓。嘉庆间道幕吴鲸波新葺门槛,移唐公所制文昌像祀之。

【补注】

1、环翠亭:在景德镇御器厂所在地珠山之上,唐英在景德镇督陶期间常常流连于亭边,或吟诗作文,或品茗会友。《陶人心语》中有多处写到环翠亭。

2、隽公:唐英字隽公。

3、鲸波:吴鲸波,清嘉庆年间曾任浮梁县衙幕僚。

4、词客:擅长文词的人。 【唐】 王维《偶然作》:“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5、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译文】

自从唐英离开之后,珠山上的环翠亭渐渐也无人问津,后来此地便碧藓丛生,一片荒芜了。难得的是,嘉庆年间 在浮梁县衙任幕府的吴鲸波老词客对此重新加以修葺,并移来唐英所制作的文昌君塑像供奉于此,供读书人祭祀,于是这里的香火又渐渐重新兴旺起来了。

 

其十七

 

五月节迎师主会,六月还拜风火仙。

龙缸曾读唐公记,成器成人总靠天。

 

原注:师主庙为晋赵万硕,风火仙姓童名宾,本地人,皆陶神也。龙缸在佑陶祠中,唐公有记。

【补注】

1、师主:赵慨,又名万硕,字叔朋,晋朝人。相传他曾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任过官,因生性刚直,终为奸佞所忌,遂退隐于景德镇。他带来福建、浙江等地烧造陶瓷的先进技术,并进行推广,为景德镇瓷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历代陶工尊为师主。

2、风火仙:又名风火仙师,指的是童宾。童宾(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投师学艺,执役窑业。万历二十七年,太监潘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造大器青龙缸,久不成功。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例外苛索”,派役于民并对瓷工进行鞭笞以至捕杀。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迫害,处境十分凄惨。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非常愤慨,竟以自己身体为烧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抗议。据说次日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 全镇起来暴动,焚烧税署和官窑厂房,潘相只身逃走。事后,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为那因大众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童宾立祠在御器厂的东侧,并号之为“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

3、唐公记:唐英在任督陶官期间曾写有《龙缸记》《火神传》等文章记载并缅怀童宾的事迹。

【译文】

端午节陶工们在师主庙举行敬迎师主的祭祀活动;六月又要在佑陶灵寺祭祀风火仙童宾。我曾经读过唐英所写的《龙缸记》,深深感到无论是成器还是成人,往往还得仰仗天意。

 

其十八

 

机关不露云垂地,心境无瑕月在天。

闲诵岳王楹帖句,阳山寺废几何年。

 

原注:阳阜山旧有寺,岳武穆公过此,留题楹柱,今寺废,山下虽有僧人募建小庵,已非故址矣。

【补注】

1、机关不露云垂地,心境无瑕月在天:相传南宋时岳飞带兵经过浮梁曾驻扎在阳府寺,并应住持老僧祈请,为该寺题写了“机关不露云垂地,心境无暇月在天”的楹联。

2、楹帖:即楹联。

3、几何年:不知多少年。

【译文】

“机关不露云垂地,心境无瑕月在天” ,相传这是南宋时岳飞路过浮梁时应阳府寺住持老僧祈请所题写的楹联。如今吟诵着这文辞优美的楹联,心中不禁感叹阳府寺已经不知荒废多少年了。

 

其十九

 

横田古庙祀华光,改替官衙事不常。

到底五王灵应显,龙灯日夜闹朝阳。

 

原注:横田社朝阳门有华光祠,即今五王庙,明夺为官署,后以神异还民祠。今龙灯极盛,能祈雨救旱,每岁元夕出灯,街市施放火爆,彻数日夜。

【补注】

1、华光:俗称“五王”,又称灵官马元帅、华光天王、马天君等,相传他神通广大,系道教护法四圣之一。

2、改替:改变、替换。

3、龙灯:也叫“龙舞”。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并安放点燃的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一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龙灯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

【译文】

朝阳门附近有一座祀奉华光神的古庙,明代时曾被强行改为官署,后来又返归民间仍作庙宇。这到底还应是五王菩萨显灵的结果。每逢元宵节,朝阳门前街市上日日夜夜放鞭炮,舞龙灯,热闹非凡。

 

其二十

 

寺名景德几朝经,长对南山不改青。

试问陶阳十三里,谁寻两个兀然亭。

 

原注:镇兀然亭一在马鞍山,一在肇家建,为今东岳庙,朝山,即缪宗周题诗处,然亭久废。景德寺在落马桥下。

【补注】

1、寺名景德:景德寺,原在镇西南落马桥下,今已不存。

2、陶阳十三里:景德镇历史上沿河置窑,沿窑成市,所以街市的走向和昌江的流向一致,由北向南,纵列式地发展。北面起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经前街后街,至小港咀,直抵南河口。南北长约六、七公里,故有陶阳十三里之称。据【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计十三里。”

3、兀然亭:参见原注。

【译文】

落马桥下的景德寺经历了几个朝代,如今仍然面对着万古长青的南山。试问还有谁能在陶阳十三里的长街上寻找出两个兀然亭呢?

 

其二十一

 

里淳街上画眉啼,三月灰窑利市齐。

拾翠人来翠云寺,酒旗斜指石亭西。

 

原注:里淳街民多业石灰窑,春窑开市,各乡船纷集,每以翠云寺为游玩所。

【补注】

1、里淳街:即里村,位于景德镇东南部,古时居住在里村的居民,有不少是以烧石灰为业。

2、利市:本义是买卖所得的正当利润,也含运气好、吉利之意。每逢三月,正是里村春季石灰窑开市之际,前来购买石灰的人更是云集于此。

3、拾翠:本意是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魏】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清】 纳兰性德 《踏莎美人·清明》词:“拾翠归迟,踏青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

4、翠云寺:景德镇寺名,位于里村,今已不存。

【译文】

每年农历三月,里淳街上的画眉鸟又开始啼叫了,这时也正是春季石灰窑开窑大发

利市的好时节。四乡的人都坐船赶来云集在这里。翠云寺里,游春踏青的妇女们在尽情地游乐;石亭西畔的酒店里,男人们在高兴地推杯换盏,一醉方休。春风里,那一面面酒旗在半空中轻轻地飘荡。

 

其二十二

 

晏族琉璃世业窑,新平逸事记唐朝。

行人疏免家人役,从此烟清市埠桥。

 

原注:唐有晏鸿者,市埠桥人,其族向业琉璃窑,以供应获罪。鸿官行人,不欲其族承匠籍,力疏罢免。

【补注】

1、晏族琉璃:唐代有个叫晏鸿的,其家族世代以经营琉璃窑为业。

2、新平:景德镇旧称,始称于东晋咸和五年(公元330年)。

3、逸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甚知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正式记载者。【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 【元 】大圭 《次韵王季鸿游九日山》:“逸事传海陬,史氏阙光显。”

4、行人:官名。《周礼·秋官》有行人。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 汉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后改称大行令。《周礼·秋官·讶士》:“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

5、疏免家人役:晏氏进贡的琉璃常因不符合朝廷的要求而获罪,晏鸿不忍心看到族人为此而屡受责罚,于是上疏请求免除晏家人匠籍,不再做烧造琉璃的苦役,终于获得朝廷的恩准。

6、市埠桥:地名,为当年晏氏家族居住并烧造琉璃之处。

【译文】

晏氏家族世代以经营琉璃窑为业。浮梁的地方史料中曾记载过有关他们家族的逸事。据说晏氏进贡的琉璃常因不符合朝廷的要求而获罪,晏鸿不忍心看到族人为此而屡受责罚,于是上疏请求免除晏家人匠籍,不再做烧造琉璃的苦役,终于获得朝廷的恩准。市阜桥一带原来烧造琉璃的窑烟从此也就消失了,天空又变得清朗澄澈。

 

其二十三

 

东岳殿前铜佛移,古楼千佛葺何时。

拾遗谁补昌南志,空向江头唱竹枝。

 

原注:阳阜寺铜佛移祀东岳庙,镇市都千佛楼近毁于火,镇人尚未修葺。乡先辈有吴姓者,忘其名,著有《昌南志》。今其书不传,是为里闬逸事,尚待采风者搜罗订正之云。

【补注】

1、东岳殿:东岳庙,景德镇古寺名,位于昌江东岸,建有兀然亭。【明】缪宗周《兀然亭》:“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

2、千佛:即千佛楼,位于景德镇市区西南,清代毁于火,今仅存地名。

3、拾遗:本义为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也常用来比喻补充,采录遗逸事迹。此处用的是比喻义。

4、竹枝:即竹枝词,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一种诗体。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

【译文】

原先阳府寺中的铜佛如今已移到东岳庙大殿前祀奉,千佛楼也已毁于大火,不知何时才得以重新修葺。那位吴姓前辈乡贤所著的《昌南志》如今还有谁能为之续补呢?而此时的我,正在昌江边以竹枝词的形式空自吟唱着陶阳镇的风土人情、传闻逸事。

 

其二十四

 

衙门观察改同知,三炮还同开府仪。

更有巡厅管窑务,移来桃墅驻防司。

 

原注:巡道行署改饶州府同知衙门,景德分司本桃墅市司,改移驻镇,兼管窑务。

【补注】

1、观察:官名。 唐代于不设节度使的区域设观察使,省称“观察”,为州以上的长官。 宋代观察使实为虚衔。 清代作为对道员的尊称。这里代指巡道行署的官员。

2、同知:明清时期官名。常见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

3、开府:指开设府第,设置官吏。

4、桃墅:浮梁地名,明清时曾设置巡检司。

【译文】

巡道行署如今改为饶州府同知衙门,鸣放礼炮,开设府第,设置官吏,仪典如常。还有原先驻防桃墅的巡检司现在也移驻景德镇,并兼管窑务。

 

其二十五

 

箭楼风景近何如,牛背驮鸦下夕墟。

云影天光遗迹在,此间犹有晦翁书。

 

原注:里仁四图箭楼口有天光云影四大字石刻,相传为朱子书,今虽寥落字犹在。

【补注】

1、箭楼:古代城门上的楼。辟有洞户,供了望和射箭之用。

2、夕墟:夕阳映照下的村墟。

3、云影天光:即“天光云影”,语出【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晦翁:即朱熹。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祖籍江西婺源,出生于福建尤溪。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译文】

四图里箭楼一带的风景近来怎样了呢?只见那背上驮着乌鸦的耕牛,在夕阳映照下的村墟间缓缓地行走。箭楼如今虽然已经破败,但镌有 “云影天光”石制碑额依稀还在,相传这四个大字是当年朱熹题写的。

 

其二十六

 

灵隐庵前洗心水,借读人常傍佛龛。

种菜种瓜园一片,午钟何处问和南。

 

原注:灵隐庵向常借读,今废为菜园,廿年之间,圮废若此者甚多。

【补注】

1、灵隐庵:景德镇古寺名,今已不存。

2、洗心:洗涤心胸。比喻除去恶念或杂念。《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艺文类聚》卷三十引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退洗心而内讼,固亦未知其所从。” 【唐】 徐浩 《宝林寺作》诗:“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 

3、佛龛: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如佛龛、神龛等。

4、午钟:寺庙正午时敲响的钟声。【宋】苏轼《僧惠勒初罢僧职》:“霜髭茁病骨,饥坐听午钟。”【明】 高恒懋《同友过华藏庵》:“长夏萧疏倦倚楼,相将兰若慰沈浮。 午钟敲醒十年梦,溪水流残半世愁。”

5、和南:佛教语。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梁】 沈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皇太子某稽首和南,十方诸佛,一切贤圣。”【 唐】白居易《六赞偈·赞僧偈》:“故我稽首,和南僧宝。”

【译文】

灵隐庵前洗心池中的水依然荡漾着清波,过去常常有人借住在寺庙里读书。如今这里已是一大片种满了蔬菜瓜果的菜园,哪里还能听到寺院午时的钟声与僧人稽首问讯的声音呢?

 

其二十七

 

沈玉塘无水半弓,菱花菱角缅清风。

伤心旧日尚书第,鬼哭秋坟叶落红。

 

原注:沈玉塘在薛家坞,为薛尚书尽节处,今惟野坟荆棘而已。

【补注】

1、沈玉塘:景德镇地名,在镇西北薛家坞。

2、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很小。弓,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 宋】 杨万里 《闲居初夏午睡起》诗:“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3、缅:缅怀。

【译文】

沈玉塘如今的水面已没有多大了,塘中生长的菱花菱角仿佛还在秋风中静静地缅怀着逝去的岁月。令人伤感的是这里曾是当年薛尚书居住和尽节的地方,如今耳边只能听到坟冢间传来啾啾的鬼哭声,眼前只能看到半空中那一片片萧萧坠落的红叶。

 

其二十八

 

静夜王修咏素瓷,鲁公唱和至今疑。

残阳古木荒凉甚,待向云门访断碑。

 

原注:马鞍山,唐有云门教院,颜鲁公作郡,尝来游览,与陆士修唱和,陆有素瓷传静夜句。事载云门碑记。今考之全唐集,实王修诗,未知孰是。

【补注】

1、静夜:语出【唐】颜真卿《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意思是在这静静的月夜里,朋友们品着白瓷盏中的茶汤,那缕缕茶香在亭轩中飘散着。

2、王修: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3、鲁公: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历官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建中年间曾以饶州刺史身份视察新平。

4、云门:云门教院,位于镇东北马鞍山麓,相传颜真卿曾与朋友一起在此品茗联句。

【译文】

相传颜真卿视察新平时,曾在一个静静的月夜与朋友一起在马鞍山麓的云门教院品茗唱和,吟诵出“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的佳句。但这件事至今让人心存疑惑,因为查考《全唐诗》,这首题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的诗作实为唐代诗人王修的作品。眼前的云门教院只剩下残阳古木,一片荒凉景象,要考证这件事还得去当年的遗址寻访残存的碑文。

 

其二十九

 

杨梅墩上古樟春,白马茶庵旧迹新。

妙有刘侯起高阁,水星未拜拜财神。

 

原注:杨梅墩、白马茶庵久废,嘉庆辛未邑侯刘克斋先生倡建水星阁,外建财神殿,构茶亭,以存茶庵旧迹。

【补注】

1、杨梅墩:景德镇地名,位于镇北昌江东岸。

2、白马茶庵:即白马庵,景德镇古寺名,在杨梅墩,今已不存。

3、刘侯:刘克斋,清嘉庆年间曾任浮梁县令。他在白马茶庵旧址修建了水星阁、 财神殿并茶亭。

【译文】

春天来了,杨梅墩上的古樟又显得生机盎然,白马茶庵遗留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辨。值得称道的是嘉庆年间县令刘克斋先生曾在白马庵旧址上倡建水星阁,并在水星阁外又建起了财神殿与茶亭。到这里来的游人往往还未拜水星就先拜了财神爷。

 

其三十

 

病起宫嫔瘦影婷,泥金亲手写磁青。

祗陀林古僧人死,谁晒淮王赛愿经。

 

原注:祗陀林有金书磁青纸经册一匣,为明王妃酬愿者。寺僧芳如年八十余,常珍藏之,今已物故。

【补注】

1、宫嫔:帝王的侍妾。【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上( 唐武宗 )常怒一宫嫔久之,既而复召。”【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南宋宫嫔墓在越中者甚多。”

2、泥金:用金粉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用于书画、涂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里涂饰器物。【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金狮猛》:“得一石,作狮形,色如泥金所涂。”

3、磁青: 纸名。磁青纸始造於宣德年间,系用靛蓝染料染成。其色与当时所流行的青花瓷相似,因之得名。纸色呈蓝黑,美如缎素,金银其上,经久不褪,溢彩流光、古朴典雅。

4、祗陀林:景德镇古寺名,今已不存。

5、淮王:明代淮靖王朱瞻墺,永乐二十二年封。宣德四年就藩韶州府,正统元年移饶州府,十一年薨。

6、赛愿:谓酬神还愿。【宋】 洪迈 《 容斋三笔·夫兄为公》:“予顷使 金国 时,辟 景孙 弟辅行,弟妇在家,许斋醮及还家赛愿。”【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东岳庙》:“进香赛愿者络绎不绝。”

【译文】

当年淮王宫中有一位王妃生了病,瘦影伶俜的她亲手用泥金在磁青纸上抄写佛经,并供奉到寺庙中酬神还愿。如今祗陀林古寺里的僧人已经圆寂了,还有谁在晴朗的日子里晾晒这些酬神还愿的佛经呢?

 [作者简介] 郑廷桂,浮梁人,清嘉庆二十二年得副贡出身,曾与其师蓝浦合著《景德镇陶录》十卷。